经科信息

您的位置: 浙江省侨商会 >> 经科信息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五年增120余倍

[作者:据人民网 来源: 浙江省侨商会 时间:2015-07-21 09:45:45 阅读:2451 次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日前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显示,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已经从2009年底的0.02%提高到2014年底的2.47%,五年间增长了120余倍。到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初期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并有望在两年内成为第四大国际货币。
 
  金融交易成推动人民币国际份额上升的主要力量
 
  自2009年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至今已经5年多,其间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保持着高速的增长状态。
  据测算,到2014年底,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已经达到2.47%。同期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四大主要货币的国际使用份额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人民币、澳大利亚元、加拿大元及其他新兴国际货币的份额有所上升。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介绍说,根据初步匡算,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人民币国际化的指数已经上升到2.9%,人民币与日元的差距不足一个百分点。可以预计,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逐步落地,特别是资本账户稳步开放等政策的推进,人民币很有可能在两年之内超越日元,成为第四大国际货币。
  《报告》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转变为由贸易计价结算和金融交易计价结算两轮驱动,其中金融交易逐渐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份额上升的主要力量。2014年,人民币直接投资额为1.05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6.5%。人民币在全球资本和金融交易中的份额也达到了2.8%。与此同时,人民银行已与32个国家地区的货币当局签署货币互换协定,总额3.1万亿。截至本年度4月末,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资产余额6667亿。
 
  人民币国际化能否成功取决于国内经济转型和制度创新
 
  “当前由于国际机构的制度缺陷以及世界超级国家货币实力和经济实力发生相对变化,全球公共物品供应的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需的全球公共物品,包括金融公共物品极度匮乏、结构不稳定。”陈雨露说。
  陈雨露指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完全有能力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实施的历史机遇,增加全球公共物品供给。沿线国家提高人民币使用水平,也是中国在增加全球公共物品供应。
《报告》指出,中国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提高这个区域使用人民币的比例,建立一个人民币的货币区域,可为沿线国家提供一个新的金融管理机制。
  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指出可以从四个方面重点突破:第一,使用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大宗商品计价结算。第二,促成人民币成为沿线基础设施融资的关键货币。第三是在园区规划和建设中积极引导人民币的使用。第四是大力支持电子商务的人民币计价和跨境支付。
  “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能否成功归根结底还是要取决于国内经济转型、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陈雨露说,在这个过程当中,应当汲取某些发达国家的教训,切忌资金一味地盲目外流,以至于丧失掉本国产业升级机会,在激烈的国家竞争当中功败垂成。(据人民网 7月20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