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的民生产品供应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海外侨团的发展需要政府在政策、资金等层面进行扶植。——陈励君
3月10日下午5点半,在北京国际饭店,《中国侨商》记者见到刚刚开会归来的全国政协委员、浙江侨商会监事长、浙江华日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励君女士。
很难想象面前这位说话轻声细语、气质温文尔雅的江南女性,掌控着一家数千人的现代化大型企业,是一名集诸多荣誉于一身的优秀企业管理者。25年来,正是在陈励君的带领下,“华日”坚持高科技、专业化的发展之路,才能成为中国家电制冷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和中国最大的侨资企业之一。
谈到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感受时,陈励君感慨自己肩负的重任。她希望借助全国“两会”这个高层议政平台,运用有效的参政议政形式,把最基层人民群众的心声、把更多侨资企业的心声带到北京,送达中央。
“稳定民生产品的供应”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已经成为列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在今年的两会上,陈励君围绕民生话题,提出了关于建议政府加大对民生产品制造加工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的提案。
陈励君表示,民生产品涉及广泛,主要包括食品加工业、生活用品、家用电器等企业。纵观当前,目前这些行业市场普遍存在由于竞争过度导致终端产品价格偏低的情况。同时,农产品、资源性材料的上涨幅度过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连带制造加工运行成本越来越高,产品成本和市场价格严重失衡。另外,企业税收和各种费用过高,很多企业已无力承受,到了微利和亏损的边缘,更无资金进行产品升级创新,不利于提高老百姓生活品质。
根据华日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对其他民生企业的调研,陈励君表示,国家应鼓励企业对民生产品提高品质,进行产品升级和创新,使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更符合老百姓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加大对这些产品的升级和创新企业的政策扶持。
对于那些劳动密集性民生必需品生产企业,陈励君建议,国家可以给予一部分劳动力补助资金,支持他们顺利解决用工问题。同时,国家要适当减轻这些企业的税收政策,使企业有一定资金实力来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品质。
“我们还期待国家适当控制涉及到老百姓生活必需品的上游原材料的上涨幅度,保持民生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稳定的民生产品供应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陈励君如是说。
扶植海外侨团发展
中国是侨务资源大国,现有几千万海外华侨华人分布于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既有为中国革命贡献力量的老侨,也有为改革开放崛起的新侨,新侨中移居海外的新侨占76﹒3%。
海外侨团是海外侨民自发成立的松散型组织,是海外侨社的基石。多年来,海外侨团在接待国内政府及部门领导出访,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办校教学、展览演出、传播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维护祖国核心利益和尊严,推动中国和侨居国交流和增进友谊,推动中国与侨居国友好往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初步统计,全世界光浙江籍华侨社团共有600多个,其中欧美国家占80%左右。
陈励君表示,海外侨团积极维护海外侨民权益,发挥着民间大使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组团出国考察次数的日趋增多,海外侨团接待任务越来越重,接待压力越来越大。一些侨领几乎是成了职业活动家,接待国内团组时除出力外,还要出钱。尤其是欧美国家主要侨团的侨领,一周内有时要接待三到四个国内的考察团组,一年少则几万欧元,多则几十万欧元,确实是不堪重负。
鉴于海外侨团在爱国护侨费钱费力劳神,接待国内政府及部门中费用多等实际,陈励君建议,政府可以尝试每年给予重点的侨团侨领以一定经费的补助,补助标准及发放由侨务部门协助操作,以激励他们更好地做好侨团工作,为促进中外友好往来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新贡献。
同时,政府可以授予海外重要侨团负责人更多的社会荣誉。陈励君表示,在安排海外政协委员、海外联谊会领导班子人选和统会人选等要更多地照顾考虑他们,国内关于家乡建设的重要活动要邀请他们参与,以不断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聘请海外商务联络员时,政府亦可以多考虑海外侨领,这些人具有闯荡海外世界的经验,并且熟悉国际运行规则,可以在相关工作中切实发挥他们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中国的侨务资源具有海外侨团多、侨领多、侨胞爱国爱乡热情高、贡献大等特点。多年来,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心向祖国、情系家乡,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为祖国的和谐发展做贡献。他们的发展,需要国家给予更多的帮扶。”陈励君强调,海外侨团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在政策、资金等层面的扶植。
访谈:
《中国侨商》:在今年的两会上,您还提出了关于要求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逐步开通欧美部分国家国际航线的提案。您是怎么想到制定这个提案的?
陈励君:浙江省是全国侨务资源大省,又是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新侨乡。浙江侨情具有数量多、分布广、结构新、实力强、贡献大等特点。全省现有海外侨胞、港澳同胞150万,分布于世界五大洲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改革开放后移居海外的新侨占了76.3%;有国内归侨侨眷150万。
截至2009年年底,来浙江投资创业的侨、港资企业共有25000多家,总投资约832亿美元。改革开放至今,浙江籍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在全国各地的捐赠达60多亿元人民币,在我省的捐赠总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由于历史原因,浙江海外侨情的分布比较独特,浙籍海外华侨华人中,约有80%以上的华侨华人主要侨居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及美国、巴西等欧美国家。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目前由于各方面因素所限,尚未开通上述欧美国家的国际航线,广大浙江籍华侨华人从海外往返浙江,远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出入境,近在上海浦东虹桥国际机场出入境,再行转机,行程较为不便,给浙江省侨务资源助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位于长三角南翼中心枢纽的浙江省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是华东地区的第二大国际机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萧山国际机场自2004年航空口岸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扩大对外国籍飞机开放形成一定规模的国际航线网络至今,已经先后开通了东亚、东南亚等国家的13条航线,2008年直飞荷兰的国际航线也已开通。但目前还没有连接浙籍华侨华人旅居较为集中的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及美国、巴西等欧美国家的国际航线。
而据我了解,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下,2010年已经完成新一期工程的建设,将继续增加国际航线通航运营,航空口岸也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国籍飞机开放。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浙江省侨务资源在助推省委、省政府实施“走出去”战略、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并更好地服务侨胞回国回乡创业发展,我建议: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在各方面条件许可的前提下,要想方设法逐步开通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及美国、巴西等欧美国家的国际航线,以不断满足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及美国、巴西等欧美国家浙江籍华侨华人往返于旅居国与家乡之间开展国际贸易、投资创业、观光探亲等的要求与愿望,使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真正成为国际十大最受欢迎的品牌机场之一。这将从更高层面地推进浙江省的空港经济区建设,为浙江“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实施做出新贡献。
《中国侨商》:关注民生产品制造企业发展的同时,您也在积极为退休归侨职工争取更多的权益。这次两会,您建议给工龄三十年以上退休归侨职工提高推卸补贴费标准。原因何在?
陈励君:据我了解,中国国是侨务资源大国,国内有归侨侨眷几千万,但传统意义上的归侨数不多,仅万余人,基本上来自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缅甸、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归侨大多数是上世纪50、60年代回国的。当年,他们以爱国之心、赤子之情,满怀理想和信念,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回到祖国的怀抱。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许多归侨本着与祖国同命运、共荣辱、心连心的信念,满腔热忱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特别是一些学有专长的华侨科学家和专家、学者,冲破重重阻力,回国从事科学教育事业,为新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起步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广大归侨立足本职,勤奋工作,同时充分利用自身与海外联系密切的优势,在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贸合作和科技文化交流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老归侨将一生都奉献给祖国的矢志不渝、自强不息、无怨无悔的精神追求,成为了一份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浙江省人事、劳动、财政三个部门1994年联合下发的《关于给工龄满三十年以上的退休归侨职工加发退休补贴费的通知》文件至今已执行16年,解决了工龄30年以上的退休归侨职工(女工龄在25年以上)加发退休补贴费的问题。广大老归侨欢欣雀跃,一致赞颂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厚爱。但该文件对归侨职工退休补贴费的标准,至今没有改变。而在全国其它省连这样的补贴还没有实行,对此侨界反映强烈,纷纷要求各省参照当前的消费水准和物价指数来相应提高工龄满三十年以上的退休归侨职工退休补贴费的标准。
为解决退休归侨职工因退休金和补贴费标准偏低带来的生活困难问题,使我国为数不多的退休归侨职工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让他们在晚年再次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进一步凝聚海内外侨心,我建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及财政部门要根据党的“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十六字方针,给工龄满三十年以上的退休归侨职工实行生活补贴费和相应提高其退休生活补贴费标准。
《中国侨商》:作为浙江侨商会的监事长,今年您是否就相关侨务工作提交了相关提案?
陈励君:当前,中央对侨务工作非常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会议致公党、侨联界联组讨论时指出,“要充分发挥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在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方面的桥梁作用。”
面对侨情的新发展、新变化,做好新世纪、新形势下的侨务工作,不仅需要各级干部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而且还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和帮助。开展侨务工作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环境。
我了解到,当前中国民族、宗教、统战、安全等工作内容及知识都已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的总体培训规划之列,但侨务工作尚未纳入。根据中央的要求——“各级侨联干部要努力学习党的涉侨理论、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知识,努力掌握政治、经济、科技、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各级党委要把侨联干部培训纳入总体培训规划,加大对干部的轮训力度”,为贯彻落实新形势、新任务下的侨务工作,我建议:
一、将侨务工作知识纳入各省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加强干部教育的总体培训规划。今后各省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在设置制定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教程中,请予增加涉侨方面的内容。
二、今后各省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时,建议邀请上一级侨联领导干部或从事侨史研究方面的专家授课主讲,使广大领导干部能了解侨务工作、理解侨务工作,从而更好地重视、支持侨务工作。
三、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要切实支持侨联举办各类侨务知识培训班,协助侨联组织进一步加大对侨联干部培训工作的力度,使广大侨联工作者更全面、更系统地掌握政策及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原载《中国侨商》杂志2011年4月第34期 文/何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