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浙江经济运行情况(点击蓝字查看详情)。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230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
省统计局总统计师、新闻发言人褚英国,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吴红卫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现场,发布人就与会记者关心的问题作了解答。
新华社记者:如何评价一季度浙江经济运行的整体表现?主要有哪些亮点和积极变化?
褚英国介绍,今年以来,在外部压力增大、内部困难增多的情况下,浙江加快落实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力有效应对外部挑战,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呈现不少亮点和积极变化。可以用四个“进一步”来概括:生产供给进一步扩大
从工业看,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等政策作用下,工业生产稳步提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1-2月的8.0%提升至一季度的8.9%。
从服务业看,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应用、社会物流周转加快,以及提振资本市场和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政策措施逐步显效,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有所加快,一季度增长5.7%,比去年全年加快。
市场需求进一步回暖
从消费看,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扩围加力,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
从投资看,在“两重”建设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发力显效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也比去年全年加快。其中项目投资增长11.5%,加快4.4个百分点。
从出口看,在外部困难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出口顶压前行、展现强劲韧性。货物出口增长11.1%,比去年全年加快1.6个百分点,规模稳居全国第二位。
经济结构进一步向新
浙江加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一季度,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服务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行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长。
宏观政策进一步显效
一季度,存量增量政策叠加发力,有力支撑经济稳步增长。
从消费看,“两新”政策扩围加力,限额以上单位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新能源汽车等商品零售额快速增长。
从投资看,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9.2%,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两重”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1%,增速明显高于全部投资。
从生产看,需求端改善带动生产端加快,平板电脑、新能源汽车、空调、电动自行车等消费产品和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数控金属成形机床、建筑工程机械、食品制造机械等投资设备产品产量均快速增长。
浙江日报记者:近段时间,浙江的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今年一季度浙江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呈现出哪些特点?
褚英国回答,从数据情况看,浙江新质生产力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从创新投入看,持续加大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3%,增速比营业收入高4.8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17%,同比提高0.14个百分点。
从新兴产业看,较快增长
新兴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1-2月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均比去年全年加快。
新质投资力度不断加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增速均明显高于全部投资,为新兴产业持续较快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新质产品看,产量实现快速增长
一季度,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等新质产品产量爆发式增长,分别增长58.7%、54.1%、33.9%和26.2%。
从产业转型看,步伐更加稳健
产品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增添新来源。一季度,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15.9%,快于全部投资13.9个百分点。传统产业加速改造提升带动生产进一步加快,十七大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8.5%,增加值增长8.4%,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季度和3月的CPI同比均略有下降。如何看待当前物价水平?影响因素有哪些?对未来的趋势怎么看?
吴红卫说,总体看,当前物价水平处于低位运行,从有利的一面来说,老百姓的生活成本降低,老百姓的菜篮子提得相对轻松一些;从不利的一面来说,说明市场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传导影响到供给端的利益与积极性,进而可能影响就业与收入。所以,关于物价水平,需要辩证来看,保持合理水平应是最佳状态。
关于下阶段CPI走势,有几个积极有利因素:
政策层面推动消费提振积极有力
比如,今年3月中旬,浙江省人民政府出台《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实施居民增收、减负、提升消费品质、优化消费环境等7大行动,将有利释放商品和服务消费潜力。
看好假日经济推动消费增长
从清明节跨区域流动人员增长等因素看,看好“五一”“端午”等假期消费增长的带动作用,机票、餐饮、住宿等旅游类消费价格有望回升。
技术层面的负翘尾因素影响有所减弱
二季度翘尾影响为-0.6个百分点,较一季度(-0.9)收窄0.3个百分点。总的来看,消费市场总体供应充足,保持物价稳定的基础没有变,同时上述三个有利因素或有助于物价形势逐步改善。
香港经济日报记者: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陆续出台了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政策。当前浙江消费市场总体情况如何?
褚英国介绍,开年以来,浙江陆续出台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推动更多真金白银政策优惠直达经营主体和消费者。在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下,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持下,一季度浙江消费品市场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从消费类型看,餐饮消费展现活力
一季度餐饮收入增长7.5%,增势良好,快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3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增长4.2%。
从消费方式看,线上消费快速增长
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增长26.7%,占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比重提高至39.7%,线下消费创新发展,限额以上单位中,便利店、仓储会员店零售额分别增长25.4%和106.7%。
从消费品类看,品质类消费增势愈发强劲
一季度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7.2%、9.1%和17.9%,品质类消费持续增长。体育娱乐用品、金银珠宝、可穿戴智能设备等升级类商品零售分别增长19.9%、27.6%和72.1%,均明显高于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速。特别是以旧换新商品零售实现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中,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计算机及其配套商品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1倍、41.5%和47.8%,较去年全年分别提升69.4、17.6、30.3个百分点,合计拉动全省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8个百分点。
中新社记者:从发布数据上看,一季度浙江居民的收入平稳增长,如何看待这样的增长?预期未来的走势如何?
吴红卫从两方面谈论增长速度:
从积极的一面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今年一季度增速快于去年全年。今年一季度浙江全体居民的收入名义增速比2024年全年快了0.3个百分点,实际增速快得更多一些。
城乡收入结构持续改善。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90元,同比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43元,增长5.9%。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较城镇居民快1.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73,同比缩小0.02。
四大项收入全面增长。工资性收入增长5.4%,经营净收入增长6.4%,财产净收入增长2.7%,转移净收入增长5.6%。
从压力的一面看,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外部形势严峻复杂,内需仍有待提振,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基础仍需进一步稳固,持续增收存在不确定因素。
增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现象。比如在调研中了解到,有的家庭增收明显,有的家庭保持平稳,有的家庭收入不如预期。
为此——
要持续增强经济发展与收入增长的信心。
要积极推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的思路框架在实践中落实落地,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好经济发展蛋糕。
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完善、优化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机制,努力让增收之光照亮每一个家庭。
关于未来走势,综合分析,正常情况下,上半年居民收入大概率保持平稳增长。
浙江经视记者:民营经济是浙江的“金名片”,一季度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态势如何?
褚英国介绍:
经营主体队伍持续壮大
一季度,新设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36.4万户;截至3月末,在册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达355.9万户和717.2万户,同比分别增长5.5%和5.8%,占全部经营主体的比重达96.8%。
民营工业企业稳步提速
3月末,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5.6万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2.7%。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增速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78.5%。1-2月,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研发费用增长9.1%,研发费用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5%,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
民营企业进出口活力继续释放
一季度,民营企业合计进出口1.05万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比重提升0.8个百分点至81.1%;进出口同比增长8.4%,高于全省进出口增速1.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
民间项目投资回暖
一季度,民间项目投资增长8.9%,比去年全年加快6.8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民间投资增长4.5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制造业投资增长11.0%,民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3.3%。
总的来看,一季度浙江民营企业迎难而上、向新而生。下阶段,要努力提升民营企业“爱拼能赢”的硬实力,继续把浙江民营企业的“金名片”擦得更亮。
央视网记者:从前面介绍的情况看,一季度浙江工业生产增长较快,主要是什么原因?
褚英国说,一季度,浙江深入实施“十项重大工程”,持续释放“8+4”经济政策体系效应,产业升级持续推进,新动能不断积累。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主要行业支撑有力
一季度,前10大行业中有9个行业实现了正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电子、汽车等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9.8%、18.2%;通用设备、金属制品、化学原料等主要行业也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9.9%、9.4%和9.3%,增速均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
新动能引领增长
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增加值分别增长13.2%、13.1%、12.3%和10.3%,增速均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
民营企业、小型企业贡献突出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1.4%,增速高于大型和中型企业。
出口保持较快增长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8.4%,增速高于工业销售产值2.5个百分点。通信电子、金属制品、通用设备、汽车、专用设备等主要行业出口增速均两位数增长。
但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外需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仍然存在,工业产品价格仍在下降,企业效益恢复面临不少困难,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面临一定压力。下阶段,要落实好稳增长各项政策举措,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供需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进一步发挥工业“压舱石”作用。(完)